I want to tell a story.
我想要說一個和自己有關的故事。
說一個故事並不容易,尤其自己的故事更是難。雖然由自己來說自己的故事應該比較容易才是。不過事實是,就算到了現在,我也還不是很瞭解自己,必須藉由和其他人互動、藉由從一些事件中的自己的反應學習,並且不斷把自己建構起來,然後從中更瞭解自己。況且,我的故事也不是只牽涉我一個人,它包含了所有和我互動的人,而我和這些人的關係又會交織出不同樣貌的故事。就像一塊蛋糕,端看你從什麼角度切它,它就有什麼樣子的剖面。
這個過年我利用假期讀完了〈鱷魚的黃眼睛〉,那時候便對書中的主角─約瑟芬十分有共鳴。她不懂生活,對於困難總是哭哭啼啼,丈夫離開了她、她的姐姐總是比她更引人注目討人喜愛、氣燄張揚的女兒她不知怎麼管教、必須獨自扛起一個家庭的經濟重負、面對流言蜚語喪失自信。聽起來她似乎有很多難處要面對,生活似乎過的不很愉快。可我比她更慘!我假裝自己很會過生活,假裝自己活得充實,假裝知道自己為何而活,假裝明白為何而在這個世界上生存,假裝明白如何才能好好生存。可我真的他馬的一竅不通。每個人都以為我的生活多彩多姿,有些人甚至欣羨著。但我內心知道自己有多麼空乏,我對愛情一無所知、家庭關係也不善經營、生涯規劃更是走一步算一步的毫無頭緒。曾經一醒來這些恐懼就大剌剌攤在眼前,我真的內心發瘋,所以後來我選擇逃避這些問題,讓自己還能夠繼續活下去,至少看這個世界其他人怎麼活。
今天是228,所以趁著這個月的最後一天,趕快把員工的每月福利用掉(光點的工讀生可以每個月免費看一場電影)所以我看了〈Stories We Tell〉(中譯:莎拉波莉的家庭詩篇)
故事大抵是這樣的(因為金馬影展的影片說明實在寫的太好,所以我就直接節用一段):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緘默的秘密。年輕時,同母異父兄長在餐桌上的一句無心戲言:「妳長得實在不像妳父親。」促使她踏上尋找身世之謎的旅程,卻抵達預料之外的終點。
真的是一部感動我很多的片子,影片是以半紀錄片的形式呈現,片中除了使用當時真正錄影的畫面外,有些畫面是導演請演員重新將當時的情境演出、並使用家庭式錄影機營造出模糊卻真實的錯覺。雖然我對電影手法瞭解不多、也不知道名詞術語是什麼,但我非常喜歡這種手法。不管這部半紀錄片的真實性有多少、是不是被捏造出來的,我非常受到裡面的情節感動。
可能是自己和家庭總有點生疏,所以片中最讓我著迷的片段之一是,四個兄弟姊妹對於他們的母親在婚外情這件事情上有不同的理解,他們兄弟姊妹四個人深愛彼此,有的人體諒母親、有的人對母親的行為不解,然後彼此瞭解哥哥可能無法接受、妹妹可能輕鬆就接納等。我才發現我其實也渴望家人間彼此真正的瞭解、真正的分享,可以明確說出來自己討厭一件事、然後彼此討論溝通,可能不接受但是尊重彼此的意見不合。我覺得很棒,也真的欣羨著。
除了親情之外,我也在每個人對於愛情的看法著迷。就婚外情這件事,每個人的看法又完全不同。有的人認為得到她找到了真正的幸福是一件好事,對於被劈腿者可能難以接受、對於她的小孩、對於她的情夫,她的朋友等,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。可能兩個情人的眼裡,這才是最真的愛情、這才是真正正確的事;但在外人或是世俗眼中這就是一個逾矩、不守善良風俗的行為!
所以,可以說是看完片以後有感吧。我也希望寫出自己的故事。
我會努力說,然後某一天,分享給別人,讓他們像我看這部片一樣得到一些東西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