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小時後,我將死去 地獄工作坊

14939347_10208586715879529_9160000311727271717_o.jpg
2016.11.04-06

宛若從一場瘋狂的夢中甦醒,我知道那些心情正在褪去。
我必須寫。

兩個星期前,文玲在X的社團發佈了一則邀請,是小苗的兩天三夜創作馬拉松影像工作坊。我畢業以後就沒有回去過書院了。

看到文宣幹練地寫:「這是一個實戰的創作阿修羅場。」我戰慄地讀,心也噗通噗通地興奮起來。

不會樂器也不懂樂理,只拍過風管之夜,那部現在想起來仍覺得丟臉的影片。我在電腦前思杵了一個早晨該不該參加。
但儘管如這樣沒有實戰經驗的我,還是寫了一千多字的自介,硬著頭皮告訴文玲我想回去。結果我剛丟訊息不到一分鐘,文玲就十分簡潔地回覆「你乖。來吧。」我就不禁懷疑,那些掏心肺的自介到底和一整個早晨是為什麼自我折騰啊啊啊啊—–

地獄工作坊的兩天三夜,我們總共要創作出兩件作品。
第一天晚上我們交換秘密信,以那封不署名的秘密最為靈感寫出歌詞,並在隔天早晨交出一首譜完詞曲的創作。這是第一件作品。

第二件創作是影像,我們須以「24小時後,我將死去」作為提案發想,在第二天歌曲發表後,進行提案,分組,討論,拍攝與剪接。我們必須在第三天晚上發表。

上週五晚上,我向公司請了早退,急忙趕回政大。但下班時段實在太塞了,我仍遲到了十五分鐘。抵達創意實驗室時,所有人都已經在或躺或坐或埋頭寫歌詞了。在場只剩下兩個人,因為信件必須是在匿名狀態下交換,所以他們無法交換信件。我的出現勉強緩解了這個狀況。三人交換的狀況雖然好些,但稍加推理仍然可以猜測是誰拿了誰的信。

寫歌詞的一個小時是飛逝的,只靈感並非是乍現的。我不知怎麼下筆,僅寫了兩句歌詞。後來在小苗的解說與五分鐘延長時間內,我勉強寫出一半。

我們三十幾個人接著移動到一個漆黑,令人窒息的儲藏壁櫥裡分享自己的歌詞和收到的秘密信。壁櫥裡有很多彩球,他們被捏被踩被蹂躪地陪伴我度過一些難熬的時刻。待在裡面的時間感相當魔幻,漆黑到好像只擁有自己,卻同時明白自己不是全然地孤單。並非只因身邊有人而感到安心,而是因為我們此時此刻都是共犯,我們以他人的秘密為食。朗誦秘密甚至以此秘密創作,在某些時候,我知道空間和呼吸在蠶食時是凝結的。

我當天找了蕙婷陪我一起寫歌到凌晨三點,唱到最後都恍惚了。
這是一個相當愉快的創作經驗。我把不斷調整的歌詞一段一段哼成曲,她幫我彈成和弦,譜出來。我相當喜歡這次創作的這一首歌。我知道自己想說什麼,我也明白更多的時間也無法寫出更好的作品了。

「創作的品質與時間其實並不成正比。」我們用五個小時寫出這首歌。

第二天,聽大家的創作與分享都好有意思,大多數的人都勇敢面對這個命題,我非常驚艷。許多第一次寫詞寫歌的人都端出了作品。我認為光是這個動作就相當勇敢了。

誠實是創作的路上必須一直審視的。
我第一次寫歌也是被小苗逼上絕境。那首歌並非是相當自豪的經驗,但我在案前苦惱,哼不出旋律,只好外包求助的經驗仍猶新。
這次雖然只花一些時間創作,但卻像是把所有精神都在歌曲上耗盡一般,真的在24小時內死去。
我的下午提案零零落落,腦裡沒有想說的故事。看著大家都端得出有趣的觀點,我不自覺地會認為:「原來我也不過如此平庸。」

後來是求李季收留我在同一組裡才稍稍降低我的焦躁。但她也察覺出我想要寫些什麼,於是一直詢問我「這是你真的想要做的嗎?」。為此,我仍相當感謝她的貼心。

我們約好隔天下午拍攝與剪輯。所以晚上就回家休息。我告訴自己必須要在與組員相見前構思,並拍完甚至剪接好自己的作品。因為依附在別人的點子身上,感覺很廢。

第三天早晨,我自三點斷斷續續地在八點醒來。身邊的室友還睡著。我想到沒完成的作品,突然覺得,也許這一天就是我會死去的那天。我有種無能為力。對於作品,對於告知他人「我將死去」也是如此無力。那一天會如此日常,甚至絕望。

我不想要自己面對這個課題,便臨時地與Ash相約在東門,在抵達吃飯餐廳的路上用gopro偷拍人群,到處晃晃。聊完就回到政大幫忙李季拍攝。
我們在脈絡上做了很多討論與設計,拍攝的過程滿順利的,我也提出了一些關於窺視的想法,做了一些貢獻(終於擺脫架設器材的工具人身份)。我在拍攝過程中體悟到,原來自己死去並不是最難以忍受的。而是看著他人死去卻無能為力。

但我在剪接的過程卻遇上大難題。對此我至今仍十分抱歉沒能好好執行這個如此好的構想。

我們慌張抵達創意實驗室時已經遲了十分鐘。我騎著摩托車,李季抱著我的筆電在後座一路在後山的街上奔馳並等待影片匯出。不可能再更狼狽了。

小苗實在無法再等,所以就在延遲了半小後開始播放影片。這段從七點半到十二點半的五小時很珍貴。我們談論自己的作品。幾度濕了眼框,幾度生氣,幾度對於他人的才華讚嘆,也同時了然與心所有的才華並非憑白得到。有些時候我們只是以物易物。用失去的東西換來的。

我完全明白,如果不是經過這地獄式的創作之路,老早已將「24小時後我將會死去」刻在心上,否則是不會有雷同的感受的。

我相當相當珍惜與每一個在這個空間裡結識的人。

拿掉參與這個工作坊創作者的身份,他就只是個大三學生,她只是個廣告文案,他才剛休學,她目前沒有工作但心理狀態是個編劇。

我看見許多發光的可能。那些只要我們願意相信去做,也許,就能成就出什麼的可能。

我最後從影片製作逃掉了,但看著這些小小發亮的人,勇敢注視著鏡頭的人沒日沒夜地創作,我只覺得自己不能逃。不能從苦難中逃走,不能不努力就逃走。

最後的最後,謝謝梅林拿我的歌做這三天的回顧影片。
我相當喜歡這支影片。

創作的路上我們都一樣,喜悲或苦痛,我是你是他是你是我。
讓我們一起活下去,
儘管還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,
儘管只是為了活著而活。

我們可以一起創作,一起寂寞。
未命名.png

youtube_Link : https://youtu.be/g7lS7-uoqqM

 
0
Kudos
 
0
Kudos